【回首頁】

家族由來法王降生的故事早期教育陞座與離藏 薩迦法王主要持有之教法

家族由來

現任薩迦法王(H.H.SakyaTrizin),是西藏佛教薩迦派 (Sakyapa Order)的殊勝領袖,出生於可溯至西藏有佛教之前的久遠家族─昆氏(Khon family)。

昆族亦以持有三殊勝名稱而著名。第一個殊勝名稱是天族,意為天道眾生之種姓。彼家族之先祖雅邦給( Yapang Kye)是降自色界(Rupadhatu)的天人玉鈴( Yuring)之玄孫。後來,牙邦基降伏羅剎( Rakshas),故彼族裔得到第二個殊勝名稱昆基敦(Gyi Dung),意為彼之族裔是係於天人與羅剎爭戰中神變所生。事實上,雅邦給戰勝群魔是他調伏無明之力的直接展現。

許多代以後,在十一世紀,一位名為昆恭秋嘉波( Konchog Gyalpo)大師於一零七三年建寺,創立了西藏佛教的榮耀薩迦派。故此家族得到第三個殊勝之名─薩迦。

自此昆族之後人,世代無間地以三怙主之化身傳承而相續至今。諸大著名之大師出現於此卓越傳承。例如,薩迦五祖師─薩千貢噶寧波( Sachen Kunga Nyingpo,1092-1158),洛本索南澤莫( Loppon Rinpoche Sonam Tsemo,1142-1182),傑尊仁波切札巴蔣稱( Jetsun Rinpoche Dragpa Gyaltsen,1147-1216),法主薩班迦班智達( ChojeSakya Pandita,1182-1251)與眾生怙主法王八思巴( Drogon Chogyal Phagpa ,1235-1280)。

彼等後人,昆族之貝瑪敦都旺秋( Pema Dudul Wangchuk) 建立修法殿( Shabten Lhakhang)。其子,帖千札西仁欽( Thegchen Tashi Rinchen)創建榮耀度母宮(Dolma Phunpal Phodrang ,Glorious Tara Palace)。此名係因度母宮所在附近之玉石度母殿而來,故人稱度母宮。

法王的父親─金剛持拿旺貢噶仁欽(Vajradhara Ngawang Kunga Rinchen )生為度母宮赤千札秀聽列仁欽(Trichen Dragshul Thrinley Rinchen)之子嗣,為利益有情眾生而高舉、延續此神聖傳承。他是大悲觀世音菩薩( Avalokiteshvara)的化身。

當他在私人佛堂禪修時,一尊名為蔣揚卓將瑪(Jamyang Tsodgyalma)的著名與神聖的文殊師利菩薩像顯現真身。當他對文殊師利頂禮、念誦懺悔祈請文時,文殊師利開口說道: 「較之念誦懺悔祈請文,不如修持百部遍主─你的偉大父因札秀聽列仁欽的上師相應法,於思惟究竟見地時,令汝心與彼之本初智慧合而一味。」

由於昆族傳承極為珍貴,因此為了一般佛法與特別是薩迦傳規的延續,金剛持拿旺貢噶仁欽必需有子嗣。所以他娶了西藏政府一位知名大臣之女─聽列巴究桑莫( Thrinley Paljor Sangmo )。但結婚十六年後,彼等仍無子嗣。因此,再娶其妻之妹─索南卓噶( Sonam Drolker),彼即法王之生母。她的第一個

小孩是女兒傑尊氣米聽列(Jetsun Chime Thrinley),後適祿頂家族,現住加拿大。此後生有一子吉札都杜(Jigdral Dutdul),此後一女傑尊阿陽(Jetsun Ayang),然後便是法王。

在昆族傳承中常有傳承祖師轉世到其子嗣家中之例。因此,據說法王是他的祖父赤千扎秀聽列仁欽的轉世。不過,也有許多徵相顯示法王是阿棒伏藏師烏金聽列林巴( Terton Orgyen Thrinley Lingpa ,Apam Terton)的轉世。

第一個徵相是空行母對阿棒伏藏師的授記,預言他將於下一世持有薩迦的法座。當法王的父母問他從何而來時,法王說他從遠方帳幕之家而來。當法王學話時,他能夠說出果洛地方的土語,而這正是阿棒伏藏師所用的方言。

後來,阿棒伏藏師之子前往造訪昆氏。當法王的姨母問法王這人是誰的時候,法王答說:「他是我的兒子。」當法王遇見一位伏藏師的弟子謝傑( Sheija)的時候,法王所說與阿棒伏藏師當年交代這位弟子的教誡一字不差。法王甚至叫他土登謝傑,但只有阿棒伏藏師知道「土登」是這位謝傑全名的第一字。

如此,還有許多的徵相證明法王就是阿棒伏藏師的真實轉世無誤。

阿棒伏藏師是蓮師的真實代表,是一具有偉大精神證悟成就的聖者。他的身體能夠穿越實物,並取出許多伏藏法教。 在法王出生之日,有人碰巧地供養了一尊蓮花生大士像( Padmasambhava)。這被認為是進一步指出他是阿棒伏藏師轉世的吉祥徵兆。另一個吉祥的關聯,是在他初次遇見第二世蔣揚欽哲卻吉羅卓(Jamyang Khyentse Choekyi Lodroe)時,巧合地從這位大師領受了整套《龍欽寧體》(Longchen Nyingthig)法類。

【TOP】

Copyright © Vajrayana Sakya Manjusri center, Taipei, Taiwan 2008